close

  □成都商報評論員
  12集紀錄片《穿越:成都氣質》自今年7月陸續在騰訊視頻上線,迅速獲得數十萬次觀看,併在國慶大假期間達到點播高潮。
  近年來,像《成都氣質》這樣的城市紀錄片並不多:1集半小時,共12集,這樣的長度與頻度,如何能讓人樂此不疲連連追看?
  原因正如製作人楊錦麟所說,成都既老又新。楊錦麟學歷史出身,此次為成都,這個兩千年未易址未更名的古老城市而來,少不了穿越古今、時空游離一番。以歷史之老,講城市之新,有形式之新,又有古典之美———既老又新,是最迷人的《成都氣質》。
  《成都氣質》的新,在於新媒體形式。2013年楊錦麟宣佈辭去香港衛視副總裁兼執行台長職務,自建“錦繡麒麟”團隊,與騰訊視頻合作,專闢“錦麟頻道”,領銜擔綱製作《天天看》《夜夜談》等節目群,成功完成了粉絲群和號召力的戰略轉移。由傳統電視人轉戰網絡視頻,楊錦麟是“新人”,這一次用新媒體拍攝城市紀錄片,成都亦是“新人”。當楊錦麟遇到成都,新奇的火花自然光芒四射。
  《成都氣質》的新,還在於新的傳播手段。視頻製作主戰場已顯現出由電視向網絡轉移的趨勢,堪稱繼電視節目“制播分離”後的又一次“革命性”演變。尤其對於長期被電視臺冷落一隅的紀錄片而言,網絡和移動網絡新媒體提供了低門檻進入平臺和無限傳播空間,反過來,也塑造了紀錄片內容和製作上的互聯網思維,比如,更加重視用戶體驗和互動。
  《成都氣質》的熱播,在於其化整為零的傳播策略,將每一集大約3組人物故事,拆分成時長5分鐘以內的超短片,這使得用戶通過手機微信、微博等就能觀看並傳播、評論並分享。這其中新舊之別在於:電視紀錄片習慣於向“受眾”單向傳播,新媒體紀錄片則悉心照顧“用戶”體驗,看重用戶個人性、互動性、及時性特征,為用戶量身定做的同時也得到熱烈回報。
  當然,楊錦麟的名人效應也是《成都氣質》持續發酵的原因之一。
  《成都氣質》風靡網絡,顯示傳統紀錄片借力新媒體後釋放出驚人的穿透力和影響力,當下,成都傳媒集團作為以傳統報業為基礎的綜合媒體集團,正在以加快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為己任,要闖出一條傳統媒體集團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新之路。如何走出媒體融合的“成都道路”,展現媒體融合的“成都氣質”,《成都氣質》給予了很好的啟示。  (原標題:既老又新最迷人的“成都氣質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yrqbcdbhuz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